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
Fractal推出新款Ion Gold,讓Ion 電源供應器陣容如虎添翼
Ion Gold 是Fractal Design Ion 電源供應器系列的最新生力軍。這款產品功能強大,專為尋求優質平價電源的玩家量身打造。Ion Gold外觀設計迷人,擁有80PLUS®金牌能效等級,在發揮出色電力性能的同時,還能保持安靜運行。完全模組化設計,全長僅150mm,避免線材淩亂之餘,更方便用戶安裝。我們還提供7年保固與完整電子保護套件,讓您安心使用。 Ion Gold ATX是一款優質平價的電源產品,除外觀設計引人注目外,還具有出色的電力性能,搭配140mm的Dynamic系列大風扇,安靜運行。 80PLUS金牌能效等級,降噪和節能一把罩 改善了啟動時間和瞬態負載響應,支援最新的ATX 2.52標準, DC/DC轉換設計,電力輸出更精確,完全相容於現代組件 一次側使用優質日本105°C電容,高度可靠和耐用 全模組化設計,避免線材凌亂,最大程度簡化安裝過程 搭配Fractal Design旗下Dynamic系列140mm大型溫控風扇(專為電源用途量身打造,具有極低的最低速度) 緊湊型設計,全長僅150mm,適合緊湊型機箱,或在較大機箱中提供額外的線路管理空間 長達7年的保固和完整的電子保護套件,讓您安心使用
-
華碩ROG STRIX LCII 280 ARGB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源自顯卡的散熱技術、軸向式風扇創造更強散熱效能!
姑且不論第11代產品的效能表現各位玩家買不買單,至少對於各家的散熱產品來說,11代處理器宛如「反應爐」的高發熱量,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測試標準,畢竟如果連這麼燙的處理器都能壓制,玩家哪裡還需要處理器擔心過熱的問題呢? 面對新一代處理器在發熱上帶來的考驗,華碩推出了全新的ROG STRIX LCII 280水冷前來應戰,更特別從自家顯示卡設計汲取靈感,並重新打造了風扇設計,以此克服處理器的高溫,究竟實際的表現如何,就讓小編帶大家來開箱實測看看吧! 目前ROG STRIX LCII在選擇上,僅有提供280mm單一一種尺寸,而在外觀方面則是使用了ROG近期相當慣用的像素點陣風格,不論是水冷頭內的信仰之眼還是風扇的軸心上,都能看見點陣元素的存在,另外整組水冷也都提供現今業界最高的6年有限保固。 在水冷頭的細節上,ROG STRIX LCII使用了第七代Asetek水冷幫浦,其轉速800~2800 RPM,搭配全新打造的散熱銅板,透過內部的微通道設計,增加與水流接觸面積,以此帶走更多熱量,減少廢熱堆積。 當然身為ROG產品家族的一員,RGB燈效是必不可少的,水冷頭除了頂部的信仰商標支援RGB燈效外,上一代就有的側面RGB燈條也同樣延續了下來,透過USB 2.0與主機板相連後,即可在ARMOURY CRATE中自由調整燈效。只是比較可惜的是,水冷頭的LOGO是走定向的設計,不能夠自由的任意旋轉,所以在安裝上需要稍微花點心思,才能避免LOGO歪斜或倒置。 在前文小編有提到ROG STRIX LCII在產品的打造上從借鏡自家的顯示卡的散熱設計,其實際的具體應用就是在隨附的兩顆140mm風扇上,看看這葉片與外輪相連的方式,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別懷疑,因為風扇採用的正是自家顯卡相同的「軸向式風扇」技術。 軸向式風扇透過減少外輪的高度,並與葉片相連接的方式,能夠在運轉時能夠創造最高102.3 CFM的風流,比一般風扇多出5%的風流,同時風壓也能提高3%達3.1 mmH2O,並把噪音控制在35.7 dB以下,讓電腦即使再全數運轉,也不易在日常生活中查覺到噪音。 看完了外觀,接下來就是要來動手實際上機測試囉!本次實測小編選用的自然是剛剛發售的Intel第11代處理器,而且還是當中等級最高,理論上最燙的Core i9-11900K處理器,並用AIDA64 EXTREME為其進行一個小時的壓力測試。 根據程式紀錄的結果,ROG STRIX LCII對於溫度控制表現相當不錯,處理器的表面溫度被控制在75度上下,核心的溫度則全程沒有超過90度,期間系統也沒有出現閃爍、當機或降頻的警告。 面對11代處理器的高溫,各家散熱器面對的考驗也來到新的標準,為此華碩立刻新推出的ROG STRIX LCII 280 ARGB水冷,全新外觀設計融入了ROG最新的設計元素外,也同要改良了散熱技術,就由軸向式風扇實現更強的大風壓和風流,即使面對最高階的Core i9-11900K也能輕鬆應對,讓處理器能夠釋放完全效能,無懼高熱。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BIOSTAR映泰推出狼嘯霸主獨顯水冷電競機,終極致勝 卓越性能
BIOSTAR映泰 , 今日正式推出狼嘯霸主高階水冷電競機,即日起在PChome 24H購物網正式發售。 狼嘯霸主搭載了AMD Ryzen 9 5900X十二核心處理器,全新Zen 3架構以7奈米優化製程製作,處理器內共有8個CPU Complex可減少核心與核心間的延遲。十二核心與二十四線程可提供遊戲、各類媒體與內容創作的最強動力。基礎時脈為3.7 GHz,最高時脈可達4.8 GHz,讓遊戲玩家們能暢遊各大遊戲並享受快速、流暢、穩定的絕佳效能升級體驗。 主機板方面,使用BIOSTAR映泰B550M-SILVER主機板來支援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主機板外觀以黑色、銀灰色與白色的撞色搭配,帶出了現代與酷炫的風格。B550M-SILVER為Micro-ATX尺寸,空間能靈活使用,打造出全能遊戲主機。另外,B550M-SILVER提供24針ATX和8針EPS電源連接器的電源,採用10相強勁供電,同時有PCIe 4.0和PCIe M.2 4.0,且還支援WiFi 6介面,整體擴充性非常齊全,搭配AMD Ryzen 9 5900X處理器,發揮出野獸般的效能。 這台電腦主搭配ZOTAC GAMING GeForce RTX3080顯示卡,Nvidia最新一代GAMING GeForce RTX 30系列採用全新RT核心、Tensor核心、串流多處理器和絕佳的散熱能力,提供更精細逼真的畫面效果。GAMING GeForce RTX3080顯示卡強勁的運算能力,不論是處理影像編輯、繪圖設計、3D建模、網路直播或是各大遊戲都能順暢運行,帶給玩家和創作者夢寐以求的終極效能! 另外,主搭載DDR4-32G 3200 (RGB)記憶體與512GB SSD外加1TB的HDD,能加速系統運行,遊戲加載速度大幅提升,輕鬆勝任多工任務。B550M-SILVER主機板,搭載AMD Ryzen 9 5900X處理器且與GAMING GeForce RTX顯示卡強強聯合,讓玩家們能盡情體驗各類震撼遊戲大作,也讓創作者們的各類操作性能加速,掌控自如。 狼嘯霸主高階水冷獨顯電競機採用高規格的配置,是頂尖高階遊戲玩家、專業創作者與電腦重度使用者們的絕佳選擇,無論是各類遊戲大作、攝影創作,動畫設計與影片渲染或甚至網路直播等都能加速並且完美勝任。享有三年保固,讓消費者們能放心使用沒有後顧之憂!目前狼嘯霸主在PChome24H購物網上販售,正在尋找下一台終極電腦的消費者們把握機會不要錯過!
-
MSI 發佈MPG CORELIQUID K系列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與MSI Z590系列主機板搭購,極佳散熱組合,為INTEL第11代處理器最好準備
MSI推出全新一代MPG CORELIQUID K系列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採用Asetek最新技術,強大的散熱能力,提供更豐富的用戶體驗。 同時,自3/15起至4/30止,購買MSI Z590、B560系列主機板指定款,上MSI會員中心註冊登錄,可獲得20~40美元不等steam蒸氣卡,搭購MSI MPG CORELIQUID K系列一體式水冷 還可再加碼獲得20美元steam蒸氣卡,共計可獲得高達60元美元steam蒸氣卡回饋。 完整活動內容 : 隨著中央處理器性能越來越高,所產生的廢熱更是成為最重要的議題,因此需要更可靠高性能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來解決這個問題。MSI全新推出的MPG CORELIQUID K系列一體式水冷,搭載全新散熱技術,並提供360mm和240mm兩款尺寸供玩家選擇,以滿足遊戲玩家高規配置的需求。 MPG CORELIQUID K系列採用了MSI獨家知名的TORX FAN 4.0風扇,有效集中氣流,藉此強化水冷排的散熱性能。同時,水冷頭更內置一顆直徑60mm的TORX FAN 3.0,可以幫助 CPU 供電模組所產生的熱快速排出,提高主板供電解決方案周圍的散熱效率。 MPG CORELIQUID K系列經過精心設計,可提供完整且直覺的用戶體驗。其附載MSI獨家G.I. (遊戲智能)模式,可以智能自動檢測CPU溫度,提供對應最佳轉速模式。此外,水冷排風扇、水冷頭風扇和幫浦都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調整速度,並透過手動可獨立控制每個風扇速度。 MPG CORELIQUID K 系列搭配 2.4吋 LCD 顯示器,能夠顯示多種圖像內容,包括硬體系統資訊、圖像、文字和時間。可以快速瀏覽系統性能,輕鬆判斷硬體現狀。 MSI與PC和DIY水冷解決方案全球領導品牌_ Asetek進行技術合作,並導入MPG CORELIQUID K系列。相較MAG CORELIQUID R系列一體式水冷,MPG CORELIQUID K系列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更加安靜,在液體滲透防護上也有更強大的升級設計,並有效提高耐用度,讓消費者使用得更安心無虞。
-
B-Team Lab推出全尺寸顯卡ITX創意機殼 – BB1
台灣知名BBS社群PTT實業坊PC-Shopping板鄉民,自行設計之全尺寸顯卡ITX專用創意機殼「BB1」,在發想之初汲取網友建議,獲得許多資深玩家鄉民們討論,最終成功實體化並實際出貨! 由幾位熱愛硬體的鄉民一同成立之「B-Team Lab」,與全球知名機殼廠商「聯力工業」一同開發,在ITX主機板尺寸架構下,考量空冷、水冷之實際安裝需求,首創「滑動式主板結構」,可完美相容多種全尺寸顯卡與空冷散熱器之組合,並採用「最小足跡」之垂直風道設計,可放置在桌面上不佔使用空間,同時內建支援PCI-E 4.0規格之3M高階PCI-E轉接卡,為您最新的DIY主機做好全面準備! (產品影片)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yRlStA06uo 傳統A4尺寸、由國外玩家開發之ITX機殼,大多數必須採用傳統方式安裝,除了機殼必須橫躺、佔用桌面空間外,顯示卡Slot寬度多有限制,未來擴充空間較小、或必須以更換結構組件方式,相容不同尺寸顯卡。B-Team Lab開發之「BB1」機殼,採用「滑動式主板結構」設計,在不改變寬度前提下,可完美相容市場熱門之2 Slot、3 Slot寬度之顯卡,同時亦可搭配空冷、水冷散熱器使用,內部尺寸均經過精密計算與實際測試,完美解決玩家在ITX機殼安裝時零組件干涉問題。 B-Team Lab「BB1」機殼採用垂直風道、主機板/顯卡分艙設計,一般ITX機殼常見之顯示卡散熱不佳、整體系統過熱問題,都在此獲得解決。「BB1」透過訂製高品質3M PCI-E Riser轉接板,支援PCI-E 4.0規格,不僅讓高階顯示卡全速穩運作,透過垂直風道與分艙之熱流設計,即使長時間運作,都能提供整體系統穩定的散熱效能,就算玩家利用壓力測試軟體執行「雙燒」,也能確保機殼內散熱無虞。 「BB1」設計之初,便以「能放在桌面上的主機」為目標,直立式擺放可維持桌面最小足跡,省下寶貴的桌面空間,同時支援橫放、線材上出、線材下出三種擺放模式,不僅提供極大彈性,亦可配合玩家空間與使用習慣調整,收斂雜亂無章的後方線材。「BB1」精心設計的內部對稱結構、可任意調換按鍵位置與面板方向、加上質感俐落的鋁髮絲紋外觀,讓DIY的過程充滿樂趣與驚喜! 垂直風道、主機板/顯示卡分艙設計。 滑動式主板結構 支援各家2 / 3 Slot 厚度顯示卡(最大長度:305mm) 支援各家高效能 mini-ITX 散熱器(最大高度:99mm) 3 種方向擺放方式(MB 出線朝上、朝下、朝後) 附300mm 3M PCI-E轉接卡(支援PCI-E Gen 4.0) 經典鋁髮絲紋 聯力工業 OEM,最先端 NCT 加工技術 MIT台灣製造 即日起,B-Team Lab「BB1」ITX創意機殼將在各大通路上市
-
CORSAIR iCUE H150i ELITE CAPELLIX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優雅潔白與華麗炫爛的雙重視覺享受!
一台高級的電腦除了要有效能強大的處理器、顯示卡等硬體之外,也需要相對應的散熱裝置來防止過熱,更要有相對應的妝點,才能凸顯出主機的尊爵不凡,而在散熱功能與外觀上,海盜船的一體式水冷產品向來都是這方面翹楚,身受許多玩家愛戴。 小編近期也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入手了海盜船最新的iCUE H150i ELITE CAPELLIX一體式水冷,要來親身感受一下效能、燈效的「雙效兼具」魅力,究竟它會不會有和海盜船的其他產品一樣吸引大夥從此「誤上賊船」的強大吸引力呢?我們廢話不多說,立刻開箱就知道囉! 海盜船推出的iCUE H150i ELITE CAPELLIX(以下稱H150i)在選擇上有黑、白兩種色彩可供選擇,小編本次選擇的是白色的款式,此外水冷排在尺寸上除了360mm的H150i外,也有推出280mm的H115i、240mm的H100i的版本,滿足不同的散熱需求。 在產名命名上,H150i同時冠上了代表海盜船燈效管理功能的「iCUE」與燈效技術的「CAPELLIX」,這很明顯代表,H150i在RGB燈效方面絕對毫不手軟、給它用好用好滿的。 首先在風扇方面,包裝隨附三顆120mm ML RGB Series PWM風扇,每一顆風扇不僅都設有8顆RGB燈 ,且每一顆都能夠透過程式進行自訂義,加上半透明的扇葉設計,讓光線能更為均勻柔和的充滿整個風扇。 而在水冷頭部分,H150i的設計更為炫炮,光是RGB的可自訂義區塊就有21區,底下的LED燈更是透過自家的CAPELLIX技術,讓燈珠數量能夠多達33顆之多! 此外,頂部蓋板採用透明的壓克力的設計,讓LOGO能在光線下更為閃耀,並在包裝中還額外提供了一個不同設計的頂蓋供玩家依喜好替換,同時也因為頂蓋可拆卸設計,所以LOGO的方向可以隨意調整,讓玩家在組裝的時候能夠更便利。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H150i的RGB排線接頭走的是專屬規格,而非通用的3 Pin ARGB設計,加上「信仰周邊」是會不斷繁殖的XD,因此為了提供更便利的整線和擴充性,包裝還附贈了一組能夠容納6組風扇與RGB裝置的集線器,扣掉水冷本身的的三顆120mm風扇後,集線器還剩下三組空間要玩家繼續「買買買」(怕!) 除了賞心悅目外觀之外,一款水冷最重要的自然還是散熱的效能,H150i在華麗水冷頭的內部使用每分鐘出水流量可達0.82公升的離心散熱幫浦,同時散熱銅片上的鰭片密度達到了每英吋182個,大大提升了水流與熱源的交換面積,達到更好的熱量交換效率。 而在負責替水冷排散熱的風扇上,120mm的ML RGB Series PWM風扇使用的是磁懸浮式軸心設計,此種軸心的好處就是它兼具了滾珠軸承的耐用以及液壓軸承的安靜,讓風扇有著2400 RPM的最大轉速、4.2 mm-H2O的風壓、75 CFM的風流,但最大噪音卻只有37分貝,加上「ZERO RPM」智慧停轉功能,達到進一步降低噪音的功效。 本次實測上,既然眼看Intel第11代處理器將在月底上市,並且聽說發熱不容小覷,雖然小編目前沒有處理器可以驗證,但考量到第10代Core i9-10900KF也是顆大火爐,剛好兩代都是14nm+++…製程,而且Core i9-10900KF的核心是走10C/20T設計,比11代Core i9-11900K的8C/16T還多,因此理論上只要能夠壓制住10代處理器,11代理當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至於在散熱模式設定方面,小編分別使用iCUE同步程式提供的「安靜模式」與「極限模式」在AIDA64 EXTREME下進行1個小時的燒機。 根據記錄數據,在安靜模式下,處理器的核心溫度會在80度上下的區間浮動,表面溫度則控制在60度;極限模式由於全程將風扇轉速拉至最高,所以在溫度表現會更低一些,核心溫度全程控制在80度下、核心溫度更是在60度下。 海盜船的H150i在透過最新的CAPELLIX技術讓水冷能夠放入更多、更亮的RGB燈,搭配有著超高自訂義功能的iCUE同步程式,使產品在視覺的華麗表現上堪稱無人能出其右。同時在散熱表現也維持著相當優秀的水準,高密的散熱鰭片的銅板、大出水量的幫浦、靜音與耐用兼具磁懸浮風扇,都可以看出海盜船不光是外表,連內在用心,對於喜愛到燈效的玩家來說,H150i的魅力勢必將會難以抗拒。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華碩TUF Gaming 550W Bronze電源供應器開箱簡測,通過軍規認證、耐用就是有保證!
過完了年,看著手中還沒有花掉的壓歲錢,還有老黃不久前推出了價格更為親民的RTX 3060顯示卡,內心是不是已經開始盤算著想要來組裝一台新電腦了,好讓自己在課(遊)業(戲)上能更添便利了呢? 只不過由於去年大環境狀況受疫情影響的關係下,一些玩家的紅包可能或多或少的縮水,又或是不想一次花光可以留點餘額應應急,這些考量也造成零件的挑選上必須好好思考,畢竟除了盡可能的壓低預算外,產品的品質與耐用度也是一大考量重點。 而提到耐用,華碩旗下的電競品牌「TUF Gaming」便是以扎實耐用作為其賣點,其中為入門玩家推出的TUF Gaming 550W Bronze銅牌電源供應器更是使用了軍規級材料,來賦予主機更長的使用壽命,究竟便宜有沒有好貨?小編在這邊就親自入手了一顆來開箱實測給大家看! 因為多數機殼的設計都會將電供的給隱藏起來,使得除了少數高單價的產品外,多數電供並不會刻意在外型上下太多工夫,但作為入門級產品的TUF Gaming 550W Bronze依然堅持著要在外觀上展現出家族一貫的剽悍、硬朗形象,方正中帶有些許折角的外殼,搭配類似履帶壓痕的紋路印刷,讓它在視覺上增具了些巧思和變化,至於規範上則是可以透過80 Plus認證的Bronze銅牌Logo得知等級值得信賴。 而在線材的部分,TUF Gaming 550W Bronze提供了1組24 Pin主機版排線、1組CPU排線、1組8+8 Pin PCIe排線、2組小SATA排線和1組大SATA排線,且所有線材均採用編織線包覆,讓機殼內部外露的線材維持整潔。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電供的線材是走非模組化設計,意即所有的線材均已經固定在電供上,無法自由拆換、額外擴充,這部分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不過若以入門的產品定位來說,主打的客群可能對DIY組裝不是那麼理解或是沒有那麼多裝置需要擴充,非模組化的設計可以減少安裝失誤,同時避免多餘線材在日後被整包遺失的風險,至於缺點就是在走線的自由度和設備擴充上帶來一些限制。 看完了外觀,接下來小編使用編輯特權來將電供打開,讓大家看一看內在的用料。 首先看到的是防止過熱的風扇,為了確保耐用性,風扇採用雙滾珠軸承設計,在壽命上是液態軸承的兩倍,並具備自動停轉功能,減少電腦待機下噪音。 此外,風扇還將整體尺寸加大到135mm,並導入了過去僅在自家ROG高階顯卡上出現的「軸向式風扇技術」,讓風扇在運轉的時候能夠凝聚更強的風壓,從而提高整體氣流流動效率,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 移開風扇之後,就可以見到內部的零件了,為了確保耐用與可靠度,當中的關鍵零件如電容、電感均通過了軍規等級的認證,並且為電路板圖上一層保護塗層,減少因為濕氣、塵埃等因素而造成短路的風險,最後加上6年的有限保固服務,為使用者更增添實質上的保障。 考量到會選擇550W功率電供的玩家在組裝的需求上可能會是文書機或是輕度電競機種(這樣比較符合預算),所以本次測試,小編選擇使用TUF Gaming A520M-PLUS Micro ATX主機板,處理器則是使用有搭載內顯的AMD Ryzen 5 Pro 4650G,顯示卡的部分則是使用與RTX 3060一樣都是單8 Pin電源設計但效能和功耗都高上一階的RTX 3060 Ti,以此來反應兩張顯卡在價位接近的情況下,電供是否有能力撐起更高的效能需求。 (若是用在Intel平台上也是OK的,同樣搭載最新一代主機板如Z590/B560、配上RTX 3060 Ti也能正常運作) 此外在電力轉換上,TUF Gaming 550B的額定功率為550瓦,並且通過了80 PLUS的銅牌認證,代表能達到85%以上的電力轉換效率(50%負載),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款電供能否撐起上述的整體配備並帶來穩定的體驗吧! 主機板:TUF Gaming A520M-PLUS 處理器:AMD Ryzen 5 Pro 4650G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3200 8GBx2 (共16GB) 顯示卡:NVIDIA RTX 3060 Ti FE Edition(基礎功耗200W) 使用OCCT測試對電供進行一個小時的高壓測試,過程處理器和顯示卡幾乎都是滿載運作,期間程式沒有偵測電供出現到任何異常,顯示畫面也沒有出現凍結或閃爍等現象,穩定性方面是過關的。 而在遊戲測試上,小編以1440P解析度測試了《刺客教條:維京紀元》和《看門狗:自由軍團》這兩款3A大作,遊戲畫面參數均設定在最高,其中《看門狗:自由軍團》另外分別將光追和DLSS功能調整至畫質與效能模式,最終兩款遊戲的FPS值均為59,畫面表現足夠流暢。 TUF Gaming 550B電源供應器在整體的用料維持著TUF Gaming堅持的穩固、耐操的特性,在關鍵的零件上更是通過了軍規級的測試,替玩家在耐用度方面進行把關。 而在實際測試,電源供應器的表現也確實沒讓人失望,使用RTX 3060 Ti進行高壓測試也依然穩定,相信對於想要組裝一台RTX 3060或RTX 3060 Ti的玩家來說,TUF Gaming 550W Bronze銅牌認證電源供應器將可以為玩家的主機帶來穩定和充足的電力需求。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SilverStone SUGO 14實測開箱,小巧玲瓏但有容乃大、卡皇RTX 3090也能裝!
剛過完年,無論是年終、還是壓歲錢,想必玩家們應該都各自有想法吧,如果你剛好想組一台新電腦,為了升級配備也好、為了給家裡的小朋友做功課也好,湊巧最近500系列主機板、N家與A家的RTX 30系列、RX 6000系列都已經出爐了,而你也都已經選好了各項組件,那組裝就只剩下最後一步了—機殼選擇。 機殼可不是拿來替電腦保溫用的,反而是要具備傑出的散熱系統,安裝配件的容量大小也是考慮的要點,當然啦,還要兼具美觀;又或許你覺得ATX中塔式機殼頗佔空間,想換成小機殼,小編手上剛好有SilverStone所開發的SUGO 14機殼,或許你會喜歡。 SilverStone在小機殼的研發上,可說是費盡心思,SilverStone在散熱組件的開方上也是赫赫有名,因此在機殼的散熱系統上可說完全不必擔心,小體積大容量的研發目標也是SilverStone一直以來的精進項目,加上時尚極具品味的外觀設計、高質感的材質選擇,不囉嗦了,小編現在就開箱給你看! SilverStone SUGO 14機殼有黑與白2種顏色供玩家挑選,小編入手的則是白色款,搭上從開機鍵開始延伸的金線,雖然沒有ATX中塔式機殼的玻璃透明側蓋,但配合上金屬磨砂材質,讓SUGO 14機殼相當典雅。 而SUGO 14前端俐落的幾何分割線條,卻不和圓形設計的開機鍵與金色細線造成衝突,反而相輔相成,形成視覺的黃金比例,無論是將SUGO 14直立或是橫放都各具魅力,也因如此,小編在後面所介紹的文中,並不會以上下左右四側來敘述,而是以更細節的方法來跟玩家們推坑。 在隨附的夾鏈袋中,除了理線用的1捆束帶外,還附了4顆圓形防滑墊角與4顆方形防滑墊角,玩家加裝之後,除了能避免直接接觸地面及防滑之外,還能有不同的美觀擺設。 而在與金線平行的另一端上,配置了2個USB 3.0、1個USB2.0、3.5mm音訊孔,倘若玩家有加裝光碟機的話,在這一側I/O埠上還配有光碟機的開關鍵,還沒裝主機板就先附加3個USB孔,機殼小歸小,但內容是真的極豐富啊。 將機身轉到尾端,顯卡槽設置了3個,還附加了一組風扇,除此之外,我們還能發現機殼的4個角落分別都加裝兩兩一組的螺絲固定鎖,意味著SUGO 14的4面機蓋都能拆裝下來,雖說是兩兩對稱的尺寸,但對多樣化的組件配置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顯卡擴充槽上方則是安裝主機板I/O彈片的地方。 小機殼會使人猶豫的原因之一,不外乎就是對於其他硬體的包納度,如果尺寸太小,那假設買了高階顯示卡的話,不就打水漂了?但別緊張,SUGO 14長為36.81cm、寬為24.7cm、高則為21.5cm,雖然能夠支援Mini-DTX/Mini-UTX主機板與ATX電源配置,但長度限制為15cm,玩家們可別粗心忽略了。 而SUGO 14能夠安裝的顯示卡尺寸為長33cm x 14.8cm,這就意味著現階段體積最大的卡皇RTX 3090也能夠安裝,並且還開了3個顯卡擴充槽。不過,玩家們還是得注意一下,公版RTX 3090安裝完全沒有問題,但極少數的卡皇厚度甚至超出了4個Slot,就只能稍微抱歉一下了。 散熱及冷卻系統部分,SUGO 14在尾端預先加裝了一個12cm的風扇,若是玩家們需要再升級的話,尾端的風扇設置可以換裝成14cm的風扇,垂直於前端金線的兩側一樣可支援12cm與14cm大小以內的風扇。 而在水冷方面,尾端仍舊可以相容12cm,而側面則可以加裝12cm與長達24cm的水冷排,當然散熱與冷卻系統的安裝也是有一點小限制,假設玩家們沒有安裝頂部風扇的話,則能夠加裝到18.2cm高的空冷散熱器,而240mm AIO水冷頭則限高為5.5cm。 在儲存裝置的安裝方面,SilverStone官方也提出了6種配置給玩家們參考,玩家們分別可以添加1個5.25吋ODD與3個2.5吋SSD,也可以裝置2個3.5吋HDD與3個2.5吋SSD等等。 散熱程度差、擴充能力也低,這種小機殼的刻板印象早已不復存在,SUGO 14甚至給玩家們3道顯卡擴充槽,甚至能夠支援安裝部分廠商的卡皇RTX 3090,在散熱系統上的配置,不僅最大支援14cm的風扇,還能使用水冷排來做應對,擴充方面,至多也能加裝3個2.5吋SSD,加上小主機板的效能越來越強大,即便之後想再繼續升級,SUGO 14也能夠再戰好幾年。 廠商名稱:銀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網站: 連絡電話:02-8228-1238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萬眾期待,Fractal推出續作,Fractal 發表Meshify 2 Compact 經典再進化
電腦機殼設計大廠Fractal今日發表新款機殼Meshify 2 Compact,除承襲Meshify系列的智慧空間設計及順暢氣流路徑外,Fractal設計團隊為Meshify 2 系列融入眾多全新功能,例如前方USB 3.1 Type-C連接埠、無螺栓強化玻璃面板,以及可完全拆卸的頂板,大大方便玩家進行內部配置。再加上前方的可拆式尼龍防塵網,風冷效果不在話下。 身為Fractal暢銷系列續作,Meshify 2 Compact不但加入了玩家們殷切期盼的更新元素,更延續Fractal一貫傳統,除了犀利的不對稱角度與高效能標準外,前方進氣口過濾氣流後,直貫重要組件再從後方排出,實現絕佳散熱。 具有標誌性的稜角網孔設計,使用了大膽的神隱美學,提供過濾風流功能 上方安裝240 mm散熱冷排時,GPU長度可達360 mm,前方安裝360/280 mm散熱冷排時,GPU長度限制可達305 mm。 風扇可安裝多達7 x 120 mm或4 x 140 mm(內附1 x 120mm和2 x 140mm Dynamic X2風扇)。 多功能且節省空間的ATX外形設計,讓機殼效能與容量更上一層樓。 開放式內部配置,可確保從前進氣口到後排氣口暢通無阻。 完美無縫的TG面板,鑲嵌在鋼鐵外框上,無螺栓頂部推鎖機制。 完全可拆卸的頂板和頂部風扇支架,開啟後內部操作空間順暢無虞,電源走線輕鬆寫意。 三個前部USB埠,包括一個USB 3.1 Gen 2 Type-C,可支援快速充電,速度高達10Gbps 具有7個風扇位置,並支援達360或280mm的散熱冷排,冷卻能力強大無比。 彈性的儲存選項,透過堅固的鋼製硬碟架,可支援2個HDD或6個SSD。
-
技嘉發表AORUS WATERFORCE X SERIES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高效散熱、耐用靜音再進化,搭配多項獨創客製化功能,打造極致個人風格
技嘉科技-全球頂尖主機板、顯示卡和硬體解決方案製造商,繼上一代廣受好評的AORUS LIQUID COOLER後,推出新一代AORUS WATERFORCE X SERIES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新款水冷針對玩家不同的需求提供包括240、280及360等三種尺寸,皆可支援採用Intel及AMD現有及下一代插槽的多核心高階處理器。除了高支援度及配置彈性之外,AORUS WATERFORCE X SERIES在功能及設計上也大幅提昇,其中水管管徑加大2.1mm以增加37%水流量,搭配採用陶瓷軸心幫浦設計,除了提升耐用度,解熱效果也大幅提升。同時水冷排風扇領先業界導入石墨烯油軸承,奈米石墨烯油具有極度潤滑及低摩擦係數等特性,可有效減少軸承摩擦及碳沉積,不但延長使用壽命,更避免一般滾珠軸承在低轉速會產生的摩擦噪音,讓系統運作更安靜。此外,廣受玩家推崇的LCD顯示上蓋設計更是進一步提供多樣內建模式及創新的客製化設定,不但增加了Chibi Time- AORUS小鵰養成模式,更提供對MP4影片、GIF動畫及JPG圖檔支援,而透過內建Micro SD卡插槽的支援,玩家可以根據需求擴充容量來儲存要顯示素材,隨時更換改變造型與心情,搭配RGB FUSION的多種燈光模式支援,讓散熱器不再只是散熱器,進一步顛覆你對水冷散熱器的想像。 技嘉科技通路解決方案事業群產品管理平台處長徐繼道表示:「AORUS WATERFORCE X SERIES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承襲上一代產品的成功經驗,保留廣受市場及媒體青睞的獨家設計,並針對玩家們的建議進行強化。」徐處長進一步指出:「除了耐用、高效、相容性高等特點之外,全新的AORUS WATERFORCE X SERIES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LCD顯示面板進階客製化功能及RGB燈光設計,不但讓玩家掌握系統狀況,更進一步兼具娛樂功能性,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個人化系統風格,即將帶給玩家前所未有的一體式水冷散熱新體驗.」 多核心處理器儼然已成為高階主機的規格主流,然而隨著處理器大廠競相提升核心數目, 多核心在高時脈運作所產生的熱量也隨之提高, 即時有效的散熱成為系統性能的關鍵因素。最新AORUS WATERFORCE X SERIES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採用許多專為解決新一代處理器散熱問題的設計,其中水管管徑從5.1 mm增加到7.8 mm,讓水流量比上一代增加37%能更迅速的帶走廢熱。搭配採用陶瓷軸承設計,提供比一般金屬軸心耐磨及不鏽蝕的優勢,即使長時間全速運作也不易損壞,讓整體帶熱效果耐用度都大幅提昇。 同時,針對許多水冷產品搭配的散熱風扇在耐度的需求下,會選擇使用滾珠甚至雙滾珠軸承設計,但這樣設計容易在風扇低轉速的時候發出振動及摩擦噪音,為滿足玩家普遍期待的低噪需求,AORUS WATERFORCE X SERIES一體式水冷搭配的風扇,特別領先業界導入成本較高的奈米石墨烯潤滑油軸承,藉助石墨烯油軸承低磨差係數、靜音特性,可較雙滾珠軸承減少約15%的噪音值,在相同耐用度及相同低轉速定下,可較上一代大幅降低風扇轉速所產生的噪音。技嘉RD在長時間測試及驗證下,透過120mm風扇葉片與360mm水冷排的完美調校搭配,實現最佳協同作用的效果,讓玩家可以在高風扇效率、耐用度和低運轉噪音之間取得最佳平衡,並進一步發揮最大散熱綜效。在實際測試下,即使是TDP高達105W的AMD Ryzen 9 5950X搭配AORUS WATERFORCE X 240,都可以在Cinebench R23測試下通過16核心全核4.6GHz的高頻率燒機測試,證實AORUS WATERFORCE X水冷的優異效能及技嘉的超高研發實力。 AORUS WATERFORCE X SERIES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延續上一代令人驚艷的遊戲美學的圓形LCD顯示面板,除了提供原有信仰模式、功能模式、文字自定義、圖像自定義等四種預設顯示格式,還新增多項功能,其中不但新增風格獨特的Chibi Time- AORUS小鵰養成模式,圖像自定義模式也因應玩家們的建議再升級,將原本僅支援的BMP檔案格式調整為更多元的MP4、GIF、JPG 檔案型式,同時支援多國語言輸入,讓文字顯示更具親切感。搭配最新獨家研發的無方向性機械式330度旋轉上蓋設計,讓玩家依照自己需求,用更合適的方向及模式調整自己的LCD圖像、文字及顯示方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別於一般水冷裝置的動畫顯示常因為內建儲存容量不夠而受到限制,AORUS WATERFORCE X SERIES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特別首創在水冷頭側邊內建Micro SD卡插槽,玩家可將所有支援的素材儲存在記憶卡內,透過RGB FUSION 2.0 中的LCD控制選項上傳,同時記憶卡擴充功能沒有容量上的限制,讓玩家盡情揮灑創意不受限,並依照自己的心情及需求任意調整跟變更,讓時尚的外觀、多變的畫面顯示AORUS電競主機板及周邊完美融為一體,創造與眾不同的個人系統風格。 在軟體搭配部分,AORUS WATERFORCE X SERIES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除了可以透過RGB FUSION 2.0轉換顯示的圖片、動畫、文字之外,還可以調整LCD面板上的燈光呈現及風扇內部搭載ARGB數位LED燈,實現流暢的燈光顯示效果,而在內建的多組燈光模式協助下,玩家可以輕鬆調整出不同的燈光效果,並與所有支援RGB Fusion 2.0的周邊進行LED燈光同步,更可透過新增ARGB CABLE接頭,支援多風扇串聯燈效同步。而除了美觀時尚的燈光秀之外,RGB FUSION 2.0還可以幫助玩家輕鬆掌控處理器型號、時脈、水溫、CPU、VRM溫度,並透過AORUS ENGINE隨時控制風扇跟幫浦轉速,全面掌控水冷跟處理器的散熱狀況。打破你對水冷散熱器的想像,打造功能性與娛樂性兼具的風格化散熱系統。 AORUS WATERFORCE X SERIES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針對不同平台需求提供AORUS WATERFORCE X 240、280、360三種規格設計,所有機種均經過嚴格測試及調校,調整出完美比例的風扇葉片尺寸及轉速設定,以確保最佳的匹配性,並達到極致的散熱效率,可完美支援Intel及AMD平台多核心處理器發揮極致效能。目前AORUS WATERFORCE X SERIES已正式上市,將陸續於市場鋪貨,想要擁有高效、低溫、耐用、時尚AIO水冷散熱器的玩家,請零售商進行確認銷售狀況
最多人點閱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ANTEC TORQUE魅影視覺系機殼開箱,安鈦克戰鬥機俯衝攻擊概念電競機箱新登場!
- 海韻Seasonic X-650 650W實測開箱,80 PLUS GOLD金牌認證電源供應器中的優質精品!
- 全漢FSP Hydro PT皇鈦極V 750W實測開箱,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電源供應器!
- 聯力LIAN LI PC-Q17開箱組裝,實機安裝大作戰!
- 迎廣InWin 805 ∞ Infinity重裝上陣,電腦精品機殼中的頂尖之作!
- 華碩ROG Z11 ITX電競級機殼開箱DIY,大顯卡也照吃不誤、專為挑戰極限而生!
- 史上最強裸測機殼,聯力LIAN LI PC-T80裸測架!
- 安耐美ENERMAX Revolution X't II 550W金緻冰核二代實測開箱,80PLUS金牌半模組電源供應器優質精品!
- be quiet!電源供應器爆假貨,引爆了鍵盤大戰!
- 海韻Seasonic Snow Silent 750 750W實測開箱,台灣品牌電源供應器中的經典之作!
- 迎廣InWin 805 ∞ Infinity開箱實裝,史上最強炫光透側機殼!